摘要
当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集中于发展核心能力时,才能有效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员工。目前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力的研究多数局限于对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研究能力和实务经验的概括性评价,往往忽视了对核心能力的精准判断和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研究针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提升这些能力的具体途径。研究指出,应重点在强化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人文情怀、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研究与实务的互动转化,以及教学与员工指导能力的提升这四个方面,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建设。
引文格式:吴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核心能力的建设[J].社会工作,2023(06):13-16+98.
中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的人才支撑条件,就是要有一支兼具数量与质量的社会工作队伍。社会工作者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判断,不同国家与地区虽存在制度与文化方面的差异,但已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具体而言,这些能力主要包括:促进社会正义和服务对象福祉的专业价值观与伦理意识、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并推动实践发展、实现研究与实务的相互转化及运用,参与政策实践,理解文化多样性并应对复杂的环境,参与、评估并展开干预的能力,发挥专业和社会影响力,等等(HKASW,2023;NASW,2017)。
毋庸置疑,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员工在高校所接受的学历教育阶段,是获取和积累专业知识、建立专业认同感、构建系统专业能力的第一个阶段,亦是最重要的阶段,并为其后实践和专业知识再生产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能力不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工作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有研究显示,我国高校目前仍存在团队发展缺口大,队伍相对薄弱,知识体系亟待更新换代等问题(吴世友,2021;陈友华、万颖杰,2023)。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研究与实务领域之间的脱节问题比较明显。具体来说,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研究难以服务、支持并影响实践,尤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并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工作实践相脱节。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快速度与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滞后存在矛盾(侯利文,2022),专业教育、专业研究均落后于社会服务实践,服务成效难以快速获得专业认可和社会承认(马凤芝,2023)。这都反映出社会工作教师研究水平较低,理论产出为实务提供的支持较少,进一步阻碍了专业影响力的发挥。(2)自主专业知识体系落后,实务操作水平未实现更新迭代。教师缺乏对新兴领域发展的敏锐嗅觉及其所需专业能力提升的意识,进一步导致研究和实践的非均衡性。例如,缺乏提供金融增能服务的相关知识(王思斌,2019),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不足(赵万林、张洪英,2019)。(3)未能及时提炼实务领域的实践智慧(practice wisdom),缺少本土经验累积、理论提升与总结(何雪松,2012;侯利文、徐永祥,2018)。由于扎根实务及研究产出的周期长,专业教师尤其是面临非升即走压力的年轻教师进入实务领域的意愿不高,对实务既无兴趣,也缺乏研究转化能力,最终导致本土理论、方法和技术出现“流失”的现象,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成为当前的难题(文军、吕洁琼,2018;童敏、杜经国,2023)。(4)课程设置泛而不精,课堂缺少内容和形式创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有待提升,且灌输和教条仍重于实践,较少关注实践导向的员工能力培养(范明林、徐迎春,2007;史柏年,2013;吴帆,2018)。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员工培养要求和需求,缺乏专门针对社会工作方法类课程的开设(慈勤英、赵彬,2013),尤其是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课程。
相关研究虽直接指出或侧面论证了高校社会工作教师的各种不足,但是,一方面,对于高校社会工作教师究竟应该具有哪些核心能力缺乏具体的判断,大多研究停留在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研究能力、实务经验等较为概括的层面;二是对于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及改进路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力建设是我国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能力建设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剑桥词典的界定,能力或胜任力(competence)是指做好某件事的能力,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则是从事特定活动或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换言之,高校社会工作教师的核心能力既是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必备能力,也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最为重要的能力。虽然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需要更为科学的研判与基于证据为本的分析,但是根据已有文献、南开大学社会工作团队建设的一些心得,以及个人的从业经验,本文尝试在更为操作化的层面提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并探讨如何提升这些能力的具体路径。
第一,专业教师具备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以及在这一价值观指引下的人文情怀是居于首位的核心能力。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教师实现专业能力的根基,一旦失去了这一根基,其他能力都是无源之水,不仅难以维系持续的专业投入热情,也难以有效应对来自教学、研究与实务的挑战。只有认同并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专业教师,才可能对专业发展保持持续的热爱与投入。不过,这一核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以及个人品格紧密关联,后天的培养虽然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往往并非决定性因素。
第二,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有机结合。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有能力讲授有关社会工作、社会学、人文和本土知识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专业教师还必须能够将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员工掌握帮助服务对象应对人生挑战与提高福祉的能力。在应对策略上,可鼓励教师尝试在课程中加强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不割裂理论与实务知识体系,如可以开设《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课程,让员工既能掌握如何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理论,理解理论框架下的实务逻辑,也掌握实务开展的基本理论。实现这一核心能力的基本前提是专业教师具备支撑教学的实务经验与实务能力,因此学科平台要多措并举推动专业教师参与实务的内驱力,为专业教师提供开展实务的机会。当然,这也有待于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提升对教师的制度支持,如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实务或社会服务参与在职称晋升评价上的权重。
第三,研究与实务的相互转化。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第三个核心能力是既能从事基于实务的研究(practice-informed research),也能开展基于研究的实务(research-informed practice)。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所培养的员工要求能够使用基于逻辑、科学研究和循证理论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来制定适当的干预策略、评估干预成效和实践有效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能够具备识别、分析和实施旨在实现服务对象目标的循证干预措施,并且能够以研究结果改进实务和社会服务传输的质量,进而推动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在应对策略上,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方法方面课程的教学,既要开设社会科学涉及的通识类方法课,如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与软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等等,也必须开设一些专门针对社会工作学科研究方法的课程,如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循证研究方法、干预研究等。同时,学科平台要为专业教师提供一些紧跟社会工作前沿研究方法方面的培训,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运用,推动专业教师实现实务与研究相互转化。当然,专业教师自主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应鼓励他们不断关注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
第三,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员工的能力,才能够将上述核心能力通过培养过程各个环节转化为员工的能力。一方面,基于员工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准备等方面的能力,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课程评估和质量管理能力,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如,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了一门面向本科生的全英文专业选修课“Aspects of Social Work”,这门课程采用 EMI 教学法(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不仅可以提升员工使用社会工作专业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围绕社会工作核心专题展开教学设计,透过参与式教学互动深化员工对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反思。经过多年的实践,员工对这门课程的评价很高,受到了普遍认可。
总之,在社会工作领域,理论与实践并非真正脱节,研究与实务之间也并非冲突关系,关键在于专业教师秉承何种理念,又具备哪些能力。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上述核心能力的探讨主要基于南开大学的学科发展情况,有一定的情景规定性。其他诸如学科知识等也是非常关键的能力,但在此被视为教师入职时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当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教育背景、学科知识等更加契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对专业教师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但不变的是,只有基于发展核心能力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员工,在员工走向工作岗位后,他们也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和情怀帮助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和整个社会带来影响与改变。
参考文献:略。